很多人一听到“糖尿病”,就只盯着血糖数字,拼命吃降糖药。但根据我临床30多年的观察和经验,对很多人来说,高血糖只是一个结果,根源在于身体的“运化系统”——也就是中医常说的“肝郁脾虚”,形象点说就是“肝”和“脾”卡壳了。
图片
下面呢,我来通过临床上一个案例,具体给大家讲一讲其中的道理。
图片
案例分享
图片
门诊上一位40多岁的患者,糖尿病几年了,药没停过,但血糖像过山车,尤其一累一发愁就飙升。他还有一堆“小毛病”:整天累得不行,肚子软胖,口干又不爱喝水,脾气急,吃完饭就腹胀。
我看了他的舌头,胖大还有齿痕,舌苔腻。这让我心里有了判断:他的核心问题,不是“糖”本身,而是身体处理利用糖的能力变差了。说白了,就是肝气不舒,脾气太虚。
我给了他一个思路简单的方法:核心不是降糖,而是帮身体“疏通”和“加油”。用的也是常见药材,比如疏肝的柴胡、白芍,健脾的白术、茯苓、黄芪,以及生津的葛根等。
图片
治疗效果如何呢?
半个月后,他最高兴的是精神好了,肚子不胀了,人也没那么烦躁了。
一个月后,血糖反而稳定下降,波动小了。
两个月后,血糖基本达标,那些疲乏、口干的“小毛病”也没了。
这让我更加确信:当身体的运化功能恢复,血糖自己就会去找平衡。
其中的道理及调理思路
图片
怎么理解这个事呢?你可以把我们的身体想象成一个聪明的工厂:
脾(运化系统):是负责从食物中提取能量(精微)的 “生产车间 物流中心”。
肝(调节系统):是保证全身气机通畅的 “交通总指挥”。
而吃进来的米饭、面条里的“糖分”,就是优质的能量原料。
图片
出什么问题了呢?
当你长期压力大、心情不好(肝郁),“交通指挥”肝就罢工了,道路开始拥堵。
接着,“生产车间”脾也因为负担过重、功能减弱(脾虚),变得没力气去加工和运输这些能量原料。
结果,大量的能量原料(糖)堆积在血液这个“高速公路”上,造成了“高血糖”。而身体各处的细胞却因为收不到能量,还在“饿肚子”,所以你才会感觉疲劳、没劲。
因此,只盯着血糖数字,就像只抱怨高速公路堵车,却不解决交通指挥失灵和物流车队瘫痪的根源问题。
图片
我的调理思路:疏通交通,强化物流
基于“肝郁脾虚”这个核心,我的思路非常直接,就是两步走:
第一步:疏通交通(疏肝)
任务:让“交通总指挥”肝恢复工作,把郁结的气机打通。
常用“工具”:比如柴胡像一把钥匙,能打开郁结的肝气;白芍则像舒缓剂,能安抚急躁的肝脏,让它柔和下来。气顺了,全身的通道就顺畅了。
图片
第二步:强化物流(健脾)
任务:给“生产车间”脾加油,让它恢复加工和运输能量的能力。
常用“工具”:白术、茯苓是经典的健脾组合,能增强脾的功能,并清除体内的湿气垃圾;黄芪像是给车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,让运输队伍更有力气把能量送达全身。
在这个基础上,再用点葛根生津止渴,把津液送上去缓解口干;用点丹参提前疏通一下可能因久病而瘀堵的毛细血管(活血),一个完整的调理方案就形成了。
图片
写在最后:
对我而言,调理这类糖尿病,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——从 “对抗血糖” 转向 “恢复身体自身的运化能力”。
你的身体本来完全有能力处理好这些糖分,只是“交通”和“物流”系统暂时失灵了。我们的目标,就是帮助它恢复这份与生俱来的智慧。当内部的系统恢复正常工作,血液里多余的糖自然就能被顺利送达需要它的地方,所谓的“高血糖”问题,也就从根源上得到了改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线上股票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